美育浸润行动 || 口风琴乐团·以美为基 以乐育人
发表时间:2024-04-01阅读次数:47
《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(2022年版)》指出,器乐演奏是进行情感表达和音乐表现、开展音乐创作与展示的重要途径,对学生增强音乐理解、表现和创作能力,提高音乐学习兴趣,发展核心素养,身心健康成长等具有重要作用。
2023年教育部《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》明确要求进一步加强学校美育工作,强化学校美育的育人功能。小学音乐属于艺术课程,是落实美育的主体之一,肩负着提高学生核心素养、塑造个性成长的重任。
成都东辰外国语学校非常重视音乐教育,学校将器乐教学与艺术课程、美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,深入推进“小乐器进课堂”教学,开设口风琴、非洲鼓等系列小乐器课程,让“人人掌握一门乐器”真正惠及每一个孩子。
在“小乐器进课堂”的基础上,我校小学部成立了“小葵花”口风琴乐团。该乐团以口风琴为载体,加入非洲鼓、铃鼓等打击乐器,旨在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活动,让学生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口风琴演奏技巧,感受音乐的魅力,提高音乐艺术素养。
口风琴课程以激发学生对演奏艺术的热爱为出发点,依据小学低段儿童活泼好动、好奇心旺盛、接受能力强的特点和口风琴将键盘、吹奏融于一体的特性开设。课程遵循“面向全体、人人参与;分层教学、展露优势;乐团领奏、集体展示”的原则,以求最大效力发挥口风琴的音乐启蒙作用,为学生以后再接触钢琴等键盘类乐器、笛子等吹奏类乐器和非洲鼓、尤克里里等节奏性较强的乐器打下良好的基础,提升学生音乐的核心素养。
口风琴教学的开展以基本理论学习、基本技能培养为重点,借助不同演奏技法来提升学生的识谱、唱谱能力,引导学生参与多声部演奏,感知和声之美,充分挖掘学生的艺术潜能。
在课堂教学中,教师从弹奏技能、气息控制、多声部合奏、作品表现力等方面进行教授,以规范学生指法,调整学生弹奏中的节奏和呼吸方式,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聆听,培养学生和声思维。
为了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结合自身水平得到更好的学习,我校以落实音乐学科核心素养为中心,将乐团分为初级团(对口风琴热爱的初学者)和演奏团(一部分有键盘乐器基础的学生),通过集体练习、独立练习、学生互帮互助、教师针对性个辅等,让孩子在训练和实践中得到实质性的成长。
学校坚持以“以演促教、演教融合”为原则,通过日常排练、艺术展演等,来增加学生的舞台积累,提升学生的艺术品格,让艺术实践成为学生最好的老师。
在乐团学习到的不仅是乐理知识、演奏技巧,还让我成长为了一个认真专注、有合作能力的人。
演奏口风琴的时候,好像我在学习和生活中的烦恼都一扫而空了。
学校一直坚持将“美育”纳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,音乐课堂作为美育的重要落脚点,始终以“人人会技能、生生展特长、班班有乐声”为目标,除“小葵花”口风琴乐团外,还开设了非洲鼓、巴乌、尤克里里等系列小乐器课程并在校内外取得了一定的成绩。
我校将继续推进“双减”背景下的学科活动建设,坚持“以美育人,提升素养”,扎实推进“器乐进课堂,人人会乐器”教学活动,不断丰富校园文化生活,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器乐的兴趣。师生齐携手让音乐之花盛开在我们的心田,让艺术之美扎根在我们的童年,让东辰学子的小学时光更加灿烂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