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新观念 协同育人丨成都东辰家长学校2024年第一课开课啦!


更新观念

协同育人

3月22日下午,成都东辰家长学校2024年第一课在弘文学术中心开课。家长学校邀请多位心理健康教育专家,围绕“如何成为孩子的成长导师”这一主题,为初中部学生家长上了一堂生动的家庭教育指导课。

中国家庭教育学会理事、中国心理学会学校心理专业委员会理事、四川师大心理学院教授张皓,四川省人民医院、四川省精神医院中心医学博士、成都东辰学校心理健康校长邹志礼,成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委会理事刘闫芳,温江区教育科学院德育教研员唐靖,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心理咨询专家、成都市心理学科带头人、温江区中小学心理教研员孙泽平,成都市优秀德育工作者、温江区中小学心理教研员陈玲等做客本次家长学校课堂。


更新观念 协同育人

张皓教授谈家庭给孩子“最珍贵的礼物”

张皓教授家长课堂做了《更新观念 协同育人》的主题分享,结合心理学研究数据、相关理论,以及生动的案例,为大家讲述了家庭教育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。张教授强调,家庭教育不是学校教育的延续,其有着学校教育替代不了的内涵。

谈及家庭对孩子的影响,张皓教授说,“家庭给孩子留下的最珍贵的东西,有三样:心灵地图;良好的智力活动习惯——专注力;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思维方式。”张教授表示,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,其指导作用会体现在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,不同的家庭教育将指引孩子走向不同的人生。

师生同台 话亲子关系

共同描绘“理想中的父母”画像

活动中,东辰家长学校通过一段采访视频让家长们倾听了孩子对父母的期望——“接纳”“交流”“少训斥”“鼓励”“宽容”“尊重”“健康”……孩子们的心声引起了现场的家长的思考。

   
   “理想中的父母”应该是什么样的?同学代表和嘉宾们分享了自己的关键词。


王松锐:温暖

王松锐同学讲述了家庭氛围带给自己的影响,他理想中的爸爸妈妈是温暖的,能给予孩子在安全感的家庭里成长。


刘闫芳:爱

刘老师表示,随着时代的进步,家长的角色和教育观念也需要不断更新,“当我们真正理解孩子,为孩子注入心灵能量和他们想要的爱,便可以成为一名合格的成长导师”。


邹志礼:理解

邹志礼医生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提醒家长们,要仔细倾听孩子的内心,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和感受。


唐靖:认同

唐靖老师从家长的角度谈了自己的感受,她说,我们站在孩子的对立面只能看到他的不足,只有与孩子站到同一侧,才能看到他的脆弱和真实的需求。家长的认同,是孩子成长路上的“放松剂”,有助于促进家长与孩子的交流,提升孩子的自信和勇气。


孙泽平:情绪稳定

孙老师说,孩子的成长是一个不断犯错和纠错的过程,而情绪稳定的家长,能让孩子在和谐、温暖、安全的氛围中成长,更勇敢地面对未知的世界。


张皓:导师+玩伴

张教授认为,家长是孩子的玩伴,但不要简单地“与孩子做朋友”,要在陪伴的同时,引导孩子健康成长。


多方协同 赋能成长

“校家社医”联动,共同助力学生健康成长

近日,全国首个“中小学心理服务共享中心”正式在成都市温江区揭牌。

温江区教育局向四川省精医中心、成都中医药大学、成都师范学院、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、温江区第三人民医院、中科院成都教育基地心理健康促进中心的45位心理健康专家颁发心理健康校长聘书,标志着全省首创项目“中小学心理服务共享中心”在温江试点落地,心理健康校长将通过“一对一”结对方式,提供心理健康教育、心理危机干预、心理健康工作督导等专业支持,助力温江心理健康教育更加专业化发展。

由温江区教育局为我校遴选的“心理健康校长”邹志礼医生,是四川省人民医院、四川省精神医院中心医学博士,多年的临床工作让他接触了不少心理出现问题的孩子,“他们常常认为父母不理解自己”。邹医生表示,学校、家庭、社会和医院四方联动开展心理服务的举措非常有意义,此次家长课堂的开展得到了他的高度肯定,“我们并不希望在医院见到孩子们,而是希望能更多地以这样的形式与成都东辰的老师、同学和家长一起交流。”

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学校和家庭教育共同的重大课题,成都东辰家长学校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家长课堂,邀请教育、医疗、社会等多领域的心理学专家,结合中小学生心理发展规律,为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指导,引导家长关注孩子心理健康,树立科学的养育观念。

相约东辰 点亮未来

CHENGDU DONGCHE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