聚焦新课程·特长中心 | 创造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教育
发表时间:2022-10-19阅读次数:110
编者按
当前,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,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进入深水区。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》等与教育有关的法律法规相继修改,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》颁行,与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有关的政策文件和配套措施密集出台。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颁布后,2022年4月,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(2022年版)印发并于秋期开始执行。
新课标、新课程、新教材、新高考成为中国基础教育进入新时代的重要标志。
成都市温江区东辰外国语学校,不忘初心、不易素心,顺应时代需要,直面新形势、新样态、新挑战、新机遇,聚焦新课程、深研新课标,且学且思且悟且行,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性质量、发展性质量和生命性质量,创造适合每个学生的教育,在主动回应时代需求中构建教育新生态。
导语
特长中心坚持全面落实“立德树人”根本任务,坚持“五育并举、全面发展”,以素质教育为核心,以课程建设为根基、以活动建设促成长,全面发展学生核心素养,创造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教育。
素养立意、以美育美、强体强心、启智润心。
特长中心在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,构建一体化课程群,突出实践、体验和创新、创造,优化评价激励机制,实现学生全面发展、个性发展、特长发展、优质发展相统一,为每一个学生的成长、成人、成才、成功和终身幸福奠定坚实基础。
聚焦核心素养,深化校内外合作,构建基础课程群(国家课程为基)、综合课程群(安全课程、健康课程、音体美信科选修课程、社团课程、社会实践课程等)、特色课程群(绘本课程、工作坊、项目化学习课程、STEAM课程、机器人、船模航模、展演课程、竞技竞赛课程等)以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需要;以任务驱动、项目化学习、实践体验、创新探索、竞技竞赛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动力,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、艺术表现、创意实践、文化理解、运动能力、健康行为、体育品德、信息意识、计算思维、数字化学习与创新、信息社会责任等核心素养,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。
艺术教育聚焦审美感知、艺术表现、创意实践、文化理解,重视艺术实践、突出课程综合,按美术、音乐、舞蹈三大类,构建独具特色的课程群,提供学习支架,营造艺术氛围,改革教学方式,实施多元评价和全程激励,全面提高学生感受美、欣赏美、表现美、创造美的能力。
美术课程体系
体育与健康教育坚持“健康第一”育人理念,重视育体与育心、体育与健康教育、体育与人格品格培养相结合,落实国家基础课程,构建小初高一体化体育与健康课程群,采用模块化、个性化、项目化教学,全面提升学生运动能力,养成健康行为,涵养体育品德,实现健体与育人的统一。
信息科技教育基于学科核心素养,进行十二年一体化设计,分级分段构建课程群,融合统整,搭建学习支架,系统设计学习活动,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情境和知、情、意、行融合发展的成长环境,在理解原理、理解技术背后的奥秘的基础上,开展数字化学习和创造实践,强化信息意识、责任意识和生活体验,提升计算思维,培养学生面向未来的创新创造能力。
以学生的发展为本,坚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学好艺术的潜能,坚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健康向上的动能、坚信每一个学生都可以适应未来;面向全体学生,建立学会、勤练、常展、常演、常赛的机制,举办多种类型的展示、表演、赛事活动,激发每一个学生的艺术潜能、体育运动潜能、信息科技潜能,使每个孩子都能获得艺术创造的成就感、体育运动的幸福感和科技创造的自信感。
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团队,深化研究型教师队伍建设,构建横向跨学科、纵向一体化教研共同体,建立问题导向的“学习——实践——反思——改进”的校本教研范式,在充分理解艺术、体育、信息、科技课程改革理念基础上,聚焦关键问题,研学生、研课标、研课程、研课堂、研教法、研学法、研评价,探索实施新课程的策略和方法,以专业专注保障每一个学生都能科学健康的发展。
打造学习型团队。以四有好老师为标准,通过专业阅读、专业研究、专业实践、深度反思、专业写作、同伴互助、自我激励,来凝练品德、涵养智慧、提升师技、磨炼师能,造就一支面向未来的全新的终身学习教师队伍。
赢得教育改革才能赢得发展,践行教育改革才能拥抱未来。成都东辰外国语学校特长发展中心乘上新课改的快车,抱定素养本位,全面育人的发展原则,让每一个学生学之、习之、用之、乐之,拥有多元化的成功体验,以自信和阳光走向未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