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未来而教,为未来而学。
随着ChatGPT的面世,人工智能已从科幻的同义词变成了越来越多的人使用的工具。可以预见的是,技术的进步将对教育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。但不管如何变化,我们相信,“培养什么人”始终是教育的首要问题。
新的一年,学校将走“高品质、高质量、高效能”的发展之路,尊重教育规律,持续激发学生的学习内动力,培养学生社会性情感、创新素养与实践能力,促进学生素养提升、全面发展。敢为先、常为新,以回应时代之需来回答教育之问。
一是强化“立德树人、五育并举”的育人实践。把学生的身心健康放在第一位,既关注学生与家长的当下需求,更放眼学生一生幸福的长远发展,用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力、领导力、创造力,办有温度、有高度的教育。
二是完善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机制。发挥一体化学校的办学优势,对早慧特殊儿童进行个性化的早期培养,尊重天性、保护个性、激发创造性,并通过系统化的定制教育培养理想远大、善于合作与创新的走向未来的领军人才。
三是深化课程改革与课程研发。围绕学生发展需求,系统设计课程、教学、评价等关键要素,优化学校课程实施方案,提升教师课程改革胜任力,提升新课程校本化实施水平,用大概念、大任务、结构化教学推进深度学习。
四是创新德育路径与方法。狠抓爱国主义教育、理想教育、养成教育、信心教育、责任教育,并通过课程育人、文化育人、活动育人、实践育人、管理育人、协同育人,激发成长梦想,培养“有理想、敢担当、能吃苦、肯奋斗”的精神追求和精神力量。
五是加大高水平人才建设。大力引进学科领军人才、竞赛与特长培养人才、专家型研究人才,加强师德师风建设,持续提升教学人员的理论涵养、专业学养、教学素养,建设一支“高学历、高素质、高能力、师德好”的专业化人才队伍。
六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。在心理健康问题不断增多的当下,学校将坚守“无条件尊重、有策略激励”的基本策略,落实“一生一方案、一生一导师、一生一学伴、一生一特长”的个性化帮扶措施,以关怀和温暖为成长赋能。
七是增强教育服务能力。在保证高品质的住宿、餐饮、安保、卫生保健服务的基础上,重点抓好特长发展、个性关怀、心理援助、生涯规划、教育会诊与教育咨询,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,都有出彩的机会,实现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。
八是丰富家校共育内涵。倾听家长的声音,尊重家长的期盼,研发家长课程,办好家长学校,为家长提供专业化的教育咨询和教育服务,建立起“同行同向、互助互谅”的伙伴关系,以“家校新关系”成就“未来新学校”。
关山初度尘未洗,
策马扬鞭再奋蹄。
每一次时序的交接,既是对荣枯的惦念,又是对萌生的期待。
每一次岁月的更替,既是对过往的审视,更是对未来的创想。
万象更新,值得期待。
向光而行,共育未来。
2024,
我们一起,
出发!